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2024年12月13日是第11个国家公祭日,为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增强学生凝聚力,人文学院团委书记吴维闽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海堤纪念馆、“移山填海”纪念碑、高崎寨、红顶艺术中心、清水宫、高殿鸟巢公益图书馆进行国家公祭日爱国记忆与传承活动。
第一站,岛今成半岛,宏伟见人工——海堤纪念馆。海堤宛如厦门的生命脐带,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参观过程中,经由解说员细致入微的讲解,知晓了当年建设者们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可谓数不胜数。然而,他们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辛勤的汗水,硬是筑起了这伟大的海堤。踏入纪念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映入眼帘,大家沉浸于这段历史之中,便能深刻体悟到先辈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而这种精神,恰似一盏明灯、一股动力源泉,将会持续鼓舞着同学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在求知的征途中奋勇向前,无畏无惧,拼搏不息,矢志不渝地去努力开拓、去全力创造更加绚丽美好的未来。
第二站,精神永载,故人犹在——移山填海纪念碑。在“移山填海”纪念碑前,同学们庄严肃立。纪念碑见证着往昔伟大奋斗历程,承载着厚重精神力量。面对纪念碑,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空气中回荡,彰显着对党的忠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时刻提醒着同学们传承先辈精神,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征程中不懈奋斗,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续写辉煌篇章。
第三站,今昔依美,繁荣昌盛——参观高崎寨、打卡宫崎俊海上列车。参观高崎寨,感受那里独特的历史氛围与古朴韵味。打卡宫崎骏海上列车,当列车缓缓行驶,仿佛进入了动漫中的奇幻世界,车窗外的风景如诗如画,给同学们带来无尽的美妙与遐想。
第四站,艺术鉴赏——红顶艺术中心田衛的“仿痕”个展,以"持身正大”、“闲饮东窻”、“潜山入市”三个篇章,展出近五十幅“书象”作品。融合历代名家书法、摩崖石刻、碑文、丹青与闽南文化,以独特的绘画性书法和当代美学语汇,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策展人梁爽以“聚沙成塔”形容其创作,有着独特的艺术氛围。一踏入,便能看到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与独特艺术展示作品分布在各个角落,感受艺术在此的呈现与交融,领略艺术家的巧思与艺术追求,给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开阔眼界、提升艺术素养的好机会。
第五站,古今交融,交相辉映——清水宫。清水宫是一座宁静祥和的庙宇有着独特的风格,红墙黛瓦,庄严肃穆。宫院内的布局精巧,有庭院、回廊等。在这里同学们的内心也不禁变得平静,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开来。时不时飞机划过象征着古今的交融,历史的传承。
第六站,爱心无限,公益图书——鸟巢高殿公益图书馆。走进鸟巢高殿公益图书馆,一种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阅读之地,更是成长的乐园。众多孩子在此找到心灵寄托。听着馆长的讲解,同学们深受影响,相信此刻,一颗公益的种子在此发芽,今后也将以更加积极认真的态度去服务社会、温暖社会,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最后此次“岁月回响,吾心永志——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国家公祭日爱国记忆与传承活动圆满结束。最后愿同学们,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来时路,吾辈自强,勿忘国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