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共建,在实践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厦门华厦学院人文学院于2025年10月22日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与陈井村的党员同志们携手互动,共同体验了非遗漆扇的制作魅力。


早上八点,同学们从学校整队出发,准时抵达陈井村。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整齐列队,自学校统一出发。抵达陈井村后,同学们受到该村党员同志们的热情接待。一场以“非遗为桥、传承为脉”的实践课堂,在融洽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活动伊始,村中老党员、年轻党员与同学们结对而坐。同学们首先分享了对大漆工艺文化内涵的理解,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团结精神与坚韧品格。随后,大家共同投入漆扇的制作环节——同学们思维活跃,大胆尝试色彩的搭配与滴染;党员同志们则沉稳示范,悉心传授调色技巧与力道把控。最动人的莫过于“转印”时刻:一双双年轻的手与布满岁月痕迹的手协同配合,将素白扇面稳稳浸入流动的彩液之中。当一把把独一无二的漆扇被轻轻提起,呈现出绚丽万千的纹样时,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一刻,非遗技艺在指尖传递,奋斗精神在心间共鸣。



上午九点,同学们走访田头村,见证乡村新貌。一小时的走访,让大家亲眼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新农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鲜活的认识。

上午十点,同学们步入鹰坑谷民俗文化园。园内陈列的传统农具与民俗器物,生动展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智慧。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守护和传承中华文脉的时代责任。

活动结束,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与陈井村党员的亲密互动,让非遗传承从书本概念变为生动的实践,更从党员同志身上学到了奉献与担当精神。这把小的漆扇,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校地情谊与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见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它成功搭建了一座连接校园与乡村、青年与党员的桥梁,是一堂融思政教育、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于一体的“行走的党课”,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
文字:侯锦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