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我校人文学院音乐教育系蔡欣莹老师在文体中心知音电钢琴教室,为23级音乐学1班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校级示范课《即兴伴奏II》。音教系组织全系专业教师到场观摩学习。本次课程以“四拍子巡回长琶音型”为核心技法,结合经典曲目《城里的月光》《一帘幽梦》展开教学,通过技法训练与德育融合,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双重提升。
聚焦技法:深化听觉与和声素养
课程中,蔡老师通过分解演示、分组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四拍子长琶音型的演奏技巧,强调声部层次的协调性与和声色彩的细腻表达。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和弦编排对曲目情感基调的影响,逐步提升对音乐语言的敏感度,实现“培养声部层次听觉意识”和“提升和声色彩敏感度”两大素质目标。
以美育德:音乐中的伦理思辨与社会关怀
作为示范课亮点,蔡老师将道德思辨、生命教育与时代精神融入技法训练。在《城里的月光》演奏中,她启发学生思考“城市变迁中的文化坚守”;《一帘幽梦》的即兴编配环节,则结合“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不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载体。这种“以美育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对艺术伦理的深层认知,呼应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
示范引领:打造有温度的课堂范式
课后评课环节中,观摩教师高度评价本节课“将技术训练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的创新模式。据悉,本次示范课是人文学院推进“新文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社会担当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图1:示范课教学现场
图2:音乐教育系部分教师合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