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厦门华厦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展实训周采风------探寻闽南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之道

2025/09/22 15:36:08 次浏览 分类:新闻资讯

2025年9月,厦门华厦学院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专业实训周采风活动。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同学们先后参访了漳州长泰安若小镇、海沧院前社、金沙书院、泉州英良石材博物馆、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及厦门象屿凤鸣雅颂住宅项目。

这场跨越闽南多地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道,拓展课堂之外的专业视野,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训周的首站是位于漳州长泰的安若小镇,这个由国际建筑大师庄子玉团队打造的建筑群,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设计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庄子玉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界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东方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语言的融合。

   在安若小镇的设计中,庄子玉团队展现了对东方意象中"山"的独特理解——与西方将山视为坚固的概念不同,在东方意象中,山被视为流动如云、气的存在。这种流动性在安若小镇的艺术体验中得到充分体现。建筑设计模拟自然"地形"而不仅仅是模仿自然"形式",通过散点叙事的方式,探索了一个个独立却又相连的空间,创造了多样的片段化场所,这些场所通过身体介入产生间断化的体验,最终在平滑的空间中重组,触发新的事件和互动。建筑形式随山体曲折而变化,在平面上形成移步异景的递进关系;在剖面上,空间分层和点状叙事感得以体现。

   在安若小镇,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庄子玉"建筑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设计哲学,理解了建筑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成为自然的延伸。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让学生们对设计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在海沧院前社和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学生们沉浸在闽南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院前社作为闽台生态文化村,拥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及19处传统建筑,是闽南红砖古厝的典型代表。这些传统建筑不仅体现了闽南地区的建筑特色,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学生们通过测绘、摄影和速写等方式,记录这些传统建筑的装饰细节、空间布局和结构特点,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环境设计中。这种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们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在海沧金沙书院和泉州英良石材博物馆,学生们感受到了文化传播与材料应用的设计表达。金沙书院以"重山叠院"为设计概念,巧妙地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则让学生们从材料角度理解了设计应用。作为全球首家以石材为主题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系统展示了从天外陨石、岩矿化石到石器文明、建筑石材应用的全脉络发展史。博物馆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将石材这一传统建筑材料的历史、文化和应用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个文化地标的参观,让学生们认识到材料选择与空间设计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实训周的最后一站是厦门象屿凤鸣雅颂项目,这是翔安首个第四代住宅项目,代表了现代人居设计的新趋势。学生们在这里考察了创新设计如何提升居住体验。项目中的第四代洋房设计,通过空中花园、双层挑高露台等创新,实现了生态景观与居住空间的深度融合。这种"出则繁华、入则静谧"的设计理念,为学生们未来从事居住空间设计提供了宝贵参考。

实训周带队教师表示,这类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跳出课堂和课本,亲身体验设计的多元表达。通过实地考察庄子玉设计的安若小镇等项目,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华厦学院人文学院创意与传播系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推动专业教育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此次实训周的经历,必将为学生们未来的设计生涯注入更多的文化敏感性和环境责任感。

关闭